司徒岳咋舌,翻开最后一页又道:“那这个呢?又是什么?”
“橡胶树和橡胶种子。”
“也是吃的?”
林砚摇头,“不是!做轮胎的!”
司徒岳怔愣,懵逼脸看着林砚,花这么大力气弄做轮胎的东西,你真不是在逗我?
“如今咱们弄的那马车轮胎不过是我寻得替代品,到底不大如意。”
除此之外,林砚不再多说。因为林砚不知该如何说。告诉他橡胶用途很多,飞机军舰汽车,医疗器械等等等等,几乎遍布了各行各业?司徒岳听得懂吗?
何况就目前的社会条件,林砚也弄不出这些东西。
但有一点林砚很清楚。橡胶很重要。所以早些引进国内总没有错。
一棵橡胶树养活长大到能割橡胶,需得六年左右。且远洋的海船不说是否能顺遂回国,便是能回来也非是一朝一夕之事。一年半载打底,若遇上点什么事,两三年甚至更长都是有的。
这么算来,到能有可够采用的橡胶,最少也得七八年。
这七八年的时间,足够林砚想清楚先从哪一点入手,将橡胶的开发融入大众的生活。
便是他没能力弄出更为先进的东西,也能为后世留下这等重要资源。
********
自码头回府。沈沅正和春分在商议三味书院之事。
春分不太理解,“奶奶既然心里愿意,为何不应了康王妃?要说你和康王妃闺中便相识。当初三味书院始建,你还出了许多力呢!再有凭奶奶的才学,不说任一夫子,便是院士也使得。”
沈沅不答。
春分又道:“奶奶可是担心大爷不许?我瞧大爷在这上头开明得很,便是三味书院,还是他取的名字题的楹联呢!”
沈沅轻笑。林砚在门口听了一耳朵,挑了帘子进去,春分便不再说了。
沈沅吩咐春分取了居家的衣服来给林砚换上,林砚转头便瞧见桌上放置着许多纸张,上头都是诗。
顺着林砚的目光,沈沅解释道:“苏姐姐想给书院的学生出诗集,奈何她最近又诊出有孕,精力有些不济,便让我帮着整理。”
苏瑾比沈沅早成婚一年。前头已生了长子,刚满周岁。这是第二胎。
林砚拿起诗稿看了看,一张一首,每首的右下角都写着化名。
“苏姐姐也知道,这世上女儿家都将就娴静,闺阁之作不让外传。恐直接用了闺名不好,便让都取了雅号。”
这倒是个办法。先匿名出书,待得人人赞誉之后,再爆出作者来,便不一样了。
女儿家的才学不应就此埋没于闺阁。这是第一步。苏瑾比他想象得做得要好。
林砚端起来,打头最上面一张便写着“湘潇妃子”四字。
“这必是磬儿的!”
“师兄倒是了解妹妹得很。一瞧便知。”
林砚笑而不语。往下翻去,又见蕉下客,枕霞旧友,藕榭,菱洲等。眼珠儿微微转动。大观园是没了,但这些雅号依旧。林砚也只能归结于大概这就是原著剧情的惯性。
又抽出一张来,却是蘅芜君。
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”
沈沅道:“师兄可是觉得这首诗与其他不同?要说她的诗词我也见了不少,与妹妹不相上下,两人在书院还被称为并蒂双姝呢!”
并蒂双姝?论才学,二人倒是都配得上的。
林砚打趣,“才气不错,但与妹妹的意境全然不同。”
“是了!妹妹的诗词更为洒脱,有高山流水之风。而她的倒更为上进,有几分鸿鹄之志。”
鸿鹄之志吗?却是不知这回薛宝钗所求的好风是什么,青云又在哪里。
林砚将手头诗稿放下,拉着沈沅坐了,言道:“你想去三味书院任职?”
沈沅一愣,立马便知方才春分的话林砚已是听到了。
“春分说笑呢!不过是帮苏姐姐整理整理罢了。”
二人婚前便已相处数年,成亲也有一年多了,日日相处,林砚自问对她还是了解的。见她面色便知,她说的不是真心话。
“你可是担心母亲会有微词?”
沈沅顿住,这话可谓说到她心坎里去了。贾敏能允许黛玉去往书院入学,却不一定能容忍媳妇去书院任职。毕竟待字闺中和已为人妇是不一样的。如今书院请的几位女先生,也是花了大力气。
有身份尊贵家中没有公婆需要伺候的皇家女眷,也有夫君早逝的节妇,可如她这般的世家媳却极为少见。
林砚笑起来,“交给我,我去说。”
沈沅心头一紧,便是林砚说,难道贾敏就猜不出这是她的意思了?只怕还落得个她怂恿夫君的罪名。
“你放心,相信我。山人自有妙计,必不会让母亲对你有半点嫌隙。”
林砚眨了眨眼睛,胸有成竹。
喜欢[红楼]公子林砚请大家收藏:(www.591kxs.com)[红楼]公子林砚591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